對于中國人來說,下半年最大的一件事,終于塵埃落定。
今天下午,十九屆五中全會結束,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剛剛,新華社播發了全會公報。由于“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全文尚未發布,大量具體政策信息尚有待揭曉。
本文試圖通過6000多字的會議公報,跟5年前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接近6000字,下文簡稱“上次會議”)對比,通過高頻詞來分析一下傳遞出的重要政策信號。
1、目標更加遠大,更加自信
在本次全會公報里,“現代化”出現25次(上次會議7次);“強國出現了”12次(上次會議6次)。
比如這次會議提出的2035年的遠景目標,就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為此,提出了要實現農業現代化、經濟體系現代化、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以及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實現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等。
跟5年前相比,中國的綜合實力有了顯著提高,因此在規劃未來5年的時候,提到的“強國”次數也明顯增加,比如提出建成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體育強國、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等。
2、將更加注重市場、改革
在本次全會公報里,提及“市場”15次(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提及4次)、“改革”17次(上次11次);“開放”13次(上次16次)。
可以看出,提及市場的次數大幅增加了275%,提及改革的次數大幅增加了54%。這說明,未來5年中國經濟將更加市場化,改革力度將加大。
至于開放,過去兩年中國力度非常大,包括金融、保險、證券、電信、電力等核心產業都全面開放,還成立了多個自貿區,在海南、上海試行自貿港政策,可謂開放力度空前。在全球化遭遇逆風的時候,未來對外開放仍然重要,但內需、國內市場的重要性顯然在提高。
此次會議公報對市場的高度重視,值得我們充分關注,估計未來會有一系列政策出臺。
3、國內、內需受到空前重視
此次全會公報,提及“國內”9次(上次會議6次);“內需”4次(上次會議0次)。
這顯然跟國家因應“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有關。
此次會議兩次提到了“內需是戰略基點”,提出要“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
估計未來5年,國家在擴大內需上將有一系列重大決策。
4、科技、產業鏈、糧食安全、安全問題被空前關注。
此次全會公報里,提及“科技”達到11次(上次會議4次);提及“糧食安全”1次(上次0次);提及“安全”22次(上次14次);提及產業鏈3次(上次0次)。
中美戰略博弈不斷升級,科技脫鉤在所難免,未來在關鍵技術領域中國要靠自己。因此,未來5年科技發展非常關鍵。只有科技有了突破,產業鏈的完整性才能得到維持,國家安全、經濟安全才能得到維護。
另外,中國糧食的整體自給率不到90%,每年要進口接近1億噸的大豆和少量主糧。所以糧食安全也需要高度重視。
會議公報還提出了“優先發展農業農村”,這是上次會議(十八屆五中全會)所沒有的。
5、軍隊、國防被放到了空前重要位置
此次全會公報提及“國防”7次(上次4次);“軍隊”7次(上次0次);“軍”28次(上次4次)。
其中提及“軍隊”和“軍”的次數,顯然大幅超過了十八屆五中全會。在十八屆五中全會的公報里,沒有專門提及軍隊的段落,這次會議有。表述為:
全會提出,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瓐猿终谓ㄜ?、改革強軍、科技強軍、人才強軍、依法治軍,加快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發展,全面加強練兵備戰,提高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戰略能力,確保二〇二七年實現建軍百年奮斗目標。要提高國防和軍隊現代化質量效益,促進國防實力和經濟實力同步提升,構建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推動重點區域、重點領域、新興領域協調發展,優化國防科技工業布局,鞏固軍政軍民團結。
“全面加強練兵備戰”,這個提法值得關注。這意味著,中國在國防的投入將合理增長,這對于股市里的軍工板塊是利好。
6、提及“和平”的次數大增,關于臺灣提法值得關注
此次全會公報提及“和平”3次,上次全會(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則沒有提及“和平”。
這說明中國雖然在強化國防和軍隊建設,但我們是愛好和平的國家。比如有如下表述:
要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要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積極營造良好外部環境,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和人類命運共同體。
注意,涉及到臺灣問題使用的是“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這說明,“和平統一”仍然是首要選項。
7、跟房地產相關的表述
此次全會公報里,提及“新型城鎮化”3次,上次會議0次,上次會議提及2次“城鎮化”。
此次公報里跟房地產沾邊的表述如下:
全會提出,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堅持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健全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完善新型城鎮化戰略,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布局和支撐體系。要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從上述表述看,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仍然被放在重要位置。重點發展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的戰略,仍然會得到延續。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和成渝,將是中國經濟發展的4大戰略核心片區,19個城市群的戰略也將得到延續。
此次會議公報的寫法,跟十八屆五中全會有所不同,談到的更多是戰略問題、方向問題,具體政策少有涉及。等《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全文發布的時候,我們才能獲得更多具體政策的信息。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大胡子說房。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冉笑宇 )